氧化铁由于具有高于900mAh/g的理论容量,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中受到很大关注,但是也同样面临着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,包括不可逆容量大,循环性能差等,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氧化铁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前景。
现阶段改进提高氧化铁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,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,一个是活性材料纳米化,另一个是负极材料复合化,这里也包括纳米材料的复合化。
在纳米结构中,电子、离子传输距离较短,高比表面积增大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,不仅增强了锂离子嵌入活性,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倍率容量。
纳米材料的颗粒半径小,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,能够有效缓解材料的体积结构变化。在纳米结构中,电荷的复合大多在粒子的表面,颗粒越小,表面的组成原子就越多。正因如此,锂离子在固相内部的扩散大为减少,电极材料的充放电倍率得到显著提高,并缓解了锂嵌入/脱出过程中由jahn-ler效应引起的晶格和体积变化。